怎样确定遗嘱有效?
2021-06-24 来源:北京遗产继承网 作者:创始人 浏览:60

怎样确定遗嘱有效?
(一)遗嘱人必须具备遗嘱能力。
遗嘱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,依法自由处分财产的行为能力。遗嘱是民事行为,设立者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。
根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,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具有立遗嘱的能力,即立遗嘱的能力,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备立遗嘱的能力。所以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。
无行为能力者或限制行为能力者立下的遗嘱无效。遗嘱者是否有遗嘱能力,以遗嘱成立时为准。遗嘱成立时,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,遗嘱虽然失去了遗嘱能力,但也不会因此失去效力。反之亦然。因此,最高人民法院在《关于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》第41条中明确规定: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。无行为能力者立下的遗嘱,即使后来有行为能力,仍属无效遗嘱。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,后来失去行为能力,不影响遗嘱效力。
(二)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含义。
遗嘱必须是遗嘱人处分财产的真实含义,因为真实含义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。遗嘱是否是遗嘱人的真实含义,原则上以遗嘱人最终在遗嘱中表达的含义为准。受到胁迫和欺骗的遗嘱无效;伪造的遗嘱无效;如果遗嘱被篡改,篡改的内容无效。
(三)遗嘱不得取消没有劳动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。
遗嘱应当为没有劳动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。这项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。遗嘱取消没有劳动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是无效的。遗嘱人没有保留没有劳动力和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。处理遗产时,应为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,其余部分应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。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力和生活来源,应根据遗嘱生效时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。

怎样确定遗嘱有效?
遗嘱是遗嘱人处分个人财产的民事行为,只能处分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。遗嘱人用遗嘱处分国家、集体或他人财产的,遗嘱的这部分内容应当认定无效。
(五)遗嘱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德。
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民事行为无效。遗嘱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其内容违反社会公德也无效。更多相关法律问题,欢迎咨询北京诵盈律师事务所。
在线咨询
上一篇:遗嘱不公正有效吗?
下一篇:怎样立遗嘱有法律效力?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